7月6日19:30,海口五源河体育馆,中国女篮将和世界第二的澳大利亚女篮正面硬刚。 这不是普通的友谊赛——三天后再战长沙,这两场球,是中国女篮亚洲杯前的“模拟大考”。
最近中国女篮热身赛四连胜,场均净胜15分,看着挺风光。但真正考验从7月6日开始——澳大利亚女篮可不是软柿子,她们身体对抗强、团队配合细,传切默契度能当教科书。
18岁的张子宇是这场考验的焦点。 她2米26的身高,在青年队比赛里几乎“无解”,日本队主帅之前说“限制她”,结果根本防不住。 但宫鲁鸣说了:“成年队动作比青年队大得多。 ”张子宇身上的淤青就是证明——打日本队时被小动作缠斗,打澳大利亚更得扛住双人包夹、挡拆提速,甚至被逼去防外线。
对阵澳大利亚,宫鲁鸣打算给张子宇加时间。 不是让她硬扛,是通过高强度对抗练抗压。 日本队之前试过“击地传球”“溜底线袭篮”“半绕前消耗”,效果都不好;澳大利亚的手段更系统,张子宇得学会在肌肉碰撞里找节奏,这淤青就是成长的“盖章”。
中国女篮的防守也在悄悄变硬。 最近热身赛多次防到日本队24秒违例,像极了2022年世界杯亚军的铁血样子。 全队现在讲究“从防守做起”,就像广东女篮夺冠那会儿,联防得密不透风。
澳大利亚的传切配合有多细? 她们的球员跑位像齿轮,传球总能在空当“唰”地钻进去。 打这种队,中国女篮外线得练两招:一是挡拆防守联动,别漏人;二是空位投射要稳,别慌。
宫鲁鸣说“亚洲杯决赛很可能中澳对决”,所以这两场热身赛就是提前“上课”。 年轻队员得提前适应世界级节奏,心理压力、对抗强度都得扛住。
张子宇热身赛场均17.5分、8篮板,四战日本砍了48分,篮下确实有统治力。 但澳大利亚内线更高大,她会遇到更多包夹,得学会把球传出来。 这时候外线的罗欣棫、张茹这些射手就得站出来,投稳那些空位三分。
中国女篮现在新老交替,韩旭、李月汝是核心,但年轻球员得赶紧顶上。 宫鲁鸣搞“万次投篮计划”,每天练投几百次;还有科学化体能训练,戴着手环监控心率,就怕高强度对抗下受伤。
7月的海口和长沙,球场灯光下的每一次对抗、每一次投篮,都是真刀真枪的检验。 张子宇的淤青会消,但抗压能力会涨;防守体系的漏洞会补,但默契需要磨。
澳大利亚女篮不是来“友好交流”的,她们来就是拼胜负的。 中国女篮这两场球,赢要赢在细节,输也要输得明白——毕竟,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银行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