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奥沙利文直接炮轰史蒂夫戴维斯,称他毁了斯诺克这项运动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史蒂夫戴维斯出生于1957年,被称为天然金块,是80年代的台坛霸主,曾经6次拿到世锦赛的冠军、6次拿到英锦赛的冠军,3次拿到大师赛的冠军。
在那个比赛没有现在密集的年代,戴维斯职业生涯累计拿到了28个排名赛冠军,2016年被选入斯诺克名人堂,是公认的传奇人物。
戴维斯的成就不局限于夺冠,他还为斯诺克的推广做出了贡献,是这项运动走出英国的关键人物之一。
按理说,这样的人物应该都是受人尊敬,无论什么时候提起来都是偶像般的存在,而火箭之所以会做出负面的评价,这主要是因为戴维斯的影响太大了,他的打球风格影响了很多人。
奥沙利文坦言最早的时候,他也学习过戴维斯的打球风格,而戴维斯打球缺乏个性,毫无感情,导致很多球员在比赛过程中,根本不会享受这项运动。
火箭认为每位球员都应该有着鲜明的特征,又自己的个性,比如田径的尤塞恩・博尔特,就个人魅力十足。而现如今的斯诺克领域,球员趋于固化,都没有自己的个性,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对于斯诺克球员来说,不管学习谁,都是为了赢下更多的比赛。戴维斯强调的是母球的控制和安全球,确实有利于单杆得分能力不强,或者准度稍微差一些的选手去赢下更多的比赛。
奥沙利文的观点和卢卡相似,认为打比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项运动,热爱这项运动,放开打,勇于尝试。而事实上,大部分球员打球的时候都死气沉沉的,一点都不活跃。
火箭也强调,他说的有个性,并不是说要耍酷要或者傲慢,而是能够表达自己,让球迷看起来运动员本身是享受比赛的。不要老给人一种感觉,好像全世界的重担都压在了你的肩膀上。
而斯诺克球员之所以变成这样,奥沙利文觉得戴维斯就是始作俑者,甚至直言戴维斯在80年代出现的时候,就毁了这项运动。戴维斯出现之前,人们打球的时候会开玩笑,氛围也比较愉悦,比如有发型独特的格里菲斯,留着胡子的索恩等,每位球员都个性鲜明,能够让球迷产生共鸣。
戴维斯打球的时候就像一个机器人,坐在赛场一动不动,不说话,也没有任何表情。非常遗憾,现在很多球员都成了戴维斯的翻版,也开始以机器人的方式打比赛。
2025年世锦赛上,卢卡的比赛打的就很有个性,球迷看的也很开心。卢卡自己也直言,他就是一自己喜欢的方式打球,最起码球迷看他的比赛不会想要睡觉。从这点来看奥沙利文说的是对的,有些斯诺克比赛,让人看了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,完全提不起兴趣。
不过,现在大部分球员还是在学习戴维斯,赛场尽量减少自己的情绪,尽量保持一动不动,心态平和,这样才有利于赢下更多的比赛,拿到更多的奖金。还有一点比较关键,球员在赛场不适合有过度的情绪,不然会被球迷骂。
银行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